腎炎起病時癥狀一般不明顯,小兒時常僅尿檢查有輕度蛋白尿和血尿,常常在劇烈運動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一般蛋白尿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個別病例可有重度蛋白尿。很少發生血壓增高,往往到了晚期血壓才有輕度升高。病情多持續緩慢地進展,男性病情多嚴重,常在壯年時即死于慢性腎衰,女性病情較輕,可有正常壽命。
腎小球腎炎的的病理改變是腎臟體積可較正常增大,病變主要累及腎小球。病理類型為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光鏡下通常為彌漫性腎小球病變,以內皮細胞及系膜細胞增生為主要表現,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病變嚴重時,增生和浸潤的細胞可壓迫毛細血管袢使毛細血管腔變窄、甚至閉塞,并損害腎小球濾過膜,可出現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因而對水和各種溶質(包括含氮代謝產物、無機鹽)的排泄減少,發生水鈉潴留,繼而引起細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臨床上有水腫、尿少、全身循環充血狀態如呼吸困難、肝大、靜脈壓增高等。
急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組急性起病,因感染后免疫反應引起的彌漫性腎小球非化膿性炎性病變。臨床上以水腫、少尿、血尿和高血壓為主要表現,病兒發病前往往有感冒、扁桃體炎或皮膚化膿感染等前驅疾病,本病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腎臟疾病。常見于3-8歲兒童,2歲以下極少見。
急性急性腎小球腎炎臥床休息十分重要。臥床能增加腎血流量,可改善尿異常改變。預防和減輕并發癥,防止再感染。當水腫消退,血壓下降,尿異常減輕,可作適量散步,逐漸增加輕度活動,防止驟然增加活動量。
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是根據光鏡所見的一種病理形態學診斷的腎炎,是一組以彌漫性腎小球系膜細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質增多為主要特征的腎小球疾病。197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其列為一種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病理類型。系膜增生性腎炎是病理形態學的一個術語,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最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臨床上主要分為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和隱匿性腎小球腎炎四類。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病理類型為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病理類型為新月體腎小球腎炎。又可分為三個類型:Ⅰ型為抗腎小球基底膜型,Ⅱ型為免疫復合物型,Ⅲ型為非免疫復合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