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損傷。其損傷部位與運動項目以及專項技術特點有關。如體操運動員受傷部位多是腕、肩及腰部,與體操動作中的支撐、轉肩、跳躍、翻騰等技術有關。網球肘多發生于網球運動員與標槍運動員。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訓練水平不夠,身體素質差,動作不正確,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身體狀態不佳,缺乏適應環境的訓練,以及教學、競賽工作組織不當。運動損傷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損傷治療不當、不及時或過早參加訓練等原因可轉化為慢性損傷。
運動傷后的鍛煉與治療原則是:(1)合理安排傷后訓練,保持運動員已獲得的良好訓練狀態,防止因傷后突然停訓而引起“停訓綜合癥”;(2)練習時合理使用保護帶,以防止發生勞損、再傷或肌腱韌帶的松弛;(3)加強局部治療,改善傷部代謝,消除水腫,防止深痕粘連與收縮。預防應遵從運動訓練原則,科學安排運動量,提高身體素質,加強醫務監督與安全教育。教學中還應提高學生相互保護以及自我保護的能力。
運動損傷后的物理療法是將毛巾用冷水浸透發在傷部,約兩分鐘換一次,或將冰塊裝入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分鐘左右。也可直接用自來水沖淋或將傷部泡入冷水,或用冰塊擦摩傷部,但時間應縮短。有條件可用冷鎮痛氣霧劑噴涂傷部。常用的為烷類冷凍噴射劑。使用時應距離皮膚30厘米~40厘米垂直噴射,時間約為5秒~10秒。有時為了加強麻醉作用,可在停止噴射20秒后再噴射一次,但噴射次數不能過多,一般不超過3次,以免發生凍傷。噴射冷鎮痛氣霧劑后,傷部疼痛減輕或消失,溫度下降并有麻感。但面部損傷不宜用此法。
熱電磁治療儀具有溫熱療、電療、磁療的優點。溫熱由特殊加熱器產生遠紅外線輻射形成,可控溫;脈沖電流為連續式或可調控式;磁場采用較強的脈沖磁場、交變磁場。溫熱可增加血液循環,低頻脈沖能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使肌肉張弛有度。低頻的連續波還可深及肌肉,使肌肉放松。磁場可抑制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還可對體內水分子產生影響,有利于滲出液的吸收,對局部肌肉疲勞有較明顯的療效。